服務熱線
4006-598-119
在審核中,經常有審核員針對氣體滅火系統使用提出問題,如“人員進入裝有氣體滅火裝置的配電間工作,沒有將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打到手動狀態”“配電間裝有七氟丙烷滅火系統,門外沒有安裝手動自動轉換開關”等。正確使用氣體滅火系統,尤其是當人員進入防護區時,是否必須將系統轉換為手動控制,這不僅涉及到滅火系統的有效性,更關乎人員的生命安全。那么,是否進入所有安裝氣體滅火系統的區域,都要將滅火系統轉換至手動狀態呢?
標準規范要求
(1)GB50370 - 2005《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5.0.4 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大于無毒性反應濃度 (NOAEL 濃度)的防護區和采用熱氣溶膠預制滅火系統的防護區,應設手動與自動控制的轉換裝置。當人員進入防護區時,應能將滅火系統轉換為手動控制方式;當人員離開時,應能恢復為自動控制方式。防護區內外應設手動、自動控制狀態的顯示裝置。
(2)GB50116 - 2013《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4.4.6在防護區域內設有手動與自動控制轉換裝置的系統,其手動或自動控制方式的工作狀態應在防護區內、外的手動和自動控制狀態顯示裝置上顯示,該狀態信號應反饋至消防聯動控制器。這確保了防護區控制狀態的可監控性,為人員進入防護區時控制方式的轉換提供了相關要求和保障。
進入氣體滅火防護區轉換為手動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1)防止誤噴對人員造成傷害 在自動控制狀態下,若火災探測器誤報警,滅火系統可能會誤噴。當人員處于防護區內時,滅火劑的釋放可能對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將系統轉換為手動控制,可避免這種因誤報警導致的誤噴情況,保障人員在防護區內工作時的安全。 (2)便于人員根據實際情況操作 當人員進入防護區工作時,現場情況較為復雜,手動控制下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啟動滅火系統。例如,若發現只是小型的局部隱患,可通過其他滅火手段進行處理,則無需啟動氣體滅火系統,避免因滅火劑的釋放對防護區內的設備和物資造成不必要的損壞。 (3)符合相關安全規范要求 對于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大于無毒性反應濃度(NOAEL 濃度)的防護區等特定場所,規范明確要求人員進入時轉換為手動控制。遵循這些規范要求,是保障防護區安全和系統合規運行的必要條件,也體現了對人員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的重視。
綜上所述,進入氣體滅火防護區并非
必須轉換為手動控制,需要綜合考慮防護區的性質、人員情況、系統可靠性等多方面因素。對于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大于無毒性反應濃度(NOAEL濃度)的防護區、采用熱氣溶膠預制滅火系統的防護區以及采用全淹沒滅火系統保護的防護區,在人員進入時,通常應將滅火系統轉換為手動控制方式,以保障人員安全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但在防護區長期無人且無特殊風險、人員經過專業培訓且系統可靠性高的特殊情況下,可不轉換為手動控制。 結合GB50370 - 2005《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附錄G要求,通??梢园匆韵陆Y論執行: (1)對于七氟丙烷滅火系統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大于9%,需要設置手自動轉換開關。 (2)對于IG541滅火系統滅火設計濃度或實際使用濃度大于43%,需要設置手自動轉換開關。